top of page

【照顧吞嚥困難患者必備指南|食物質地分級測試 + 靜觀飲食減壓技巧】


在照顧患有吞嚥困難(Dysphagia)的長者或病人時,如何確保他們「吃得安全」與「吃得安心」是一大挑戰。不只要選對食物質地,照顧者自身的壓力與情緒管理也同樣重要。

本篇文章將結合實證標準「國際吞嚥障礙飲食標準(IDDSI)」中的食物分級方法,搭配靜觀(Mindfulness)練習,幫助照顧者從備餐到照護都更有信心。


什麼是吞嚥困難?(H2) 吞嚥困難(Dysphagia)是指患者在進食過程中出現困難,可能包括食物無法順利咀嚼、吞下或誤吸到氣管。常見於中風患者、長者或罹患神經系統疾病者。

改善進食安全與舒適性,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根據 IDDSI 對食物與飲品進行分級處理。



IDDSI 食物質地分級介紹


IDDSI(International Dysphagia Diet Standardisation Initiative)提供了清晰的飲食質地分級標準,範圍從第 3 級(流質糊狀)到第 7 級(一般固體食物)。


主要級別包含:

  • 第 3 級:液態糊狀(如濃湯)

  • 第 4 級:均質糊狀(如肉菜泥)

  • 第 5 級:細碎濕軟(如碎肉、切細軟菜)

  • 第 6 級:軟固體,切成一口大小

  • 第 7 級:一般飲食,可分為易咀嚼型與正餐型


透過以下簡單工具可進行食物質地測試:

  • 餐叉壓測:能否輕鬆壓碎?會否卡在叉縫?

  • 湯匙傾倒測試:食物是否整塊滑落?

  • 筷子測試:能否整塊夾起而不碎?

  • 手指搓揉:質地是否濕潤、柔軟?


靜觀練習如何幫助照顧者?(H2) 研究顯示,靜觀(Mindfulness)有助於減緩照顧者壓力、提升情緒穩定性與照護品質。


🎯 實踐建議: 將「備餐過程」變成一場靜觀練習。例如:

  • 專注觀察食材顏色與質感

  • 慢慢咀嚼時,留意口中變化

  • 使用深呼吸配合食物處理節奏

建議可參考 Newlife.330 的 App 或影片教學,學習更多適合香港本地照顧者的靜觀技巧。


常見錯誤與高風險食物(H2)

 ⚠️ 以下是照顧吞嚥困難人士時,應避免的高風險食物:

  • 鬆脆碎散(如餅乾、花生)

  • 黏稠彈性大(如年糕、糯米)

  • 易碎細屑(如菠蘿包內餡)難以咬斷(如帶筋肉塊、帶皮蔬菜)

這些食物容易引起嗆咳或誤吸,需特別留意!


照顧吞嚥困難患者並不容易,但透過科學標準與心靈練習的結合,可以讓飲食過程變得更安全、更有愛。


👉 體驗靜觀手機程式,以提升身心靈健康

這個手機程式讓您用最簡單的方法,體驗靜觀,以提升身心靈健康,並提供各類好玩又有益身心的工作坊
這個手機程式讓您用最簡單的方法,體驗靜觀,以提升身心靈健康,並提供各類好玩又有益身心的工作坊

別忘了訂閱頻道、加入社群,與更多照顧者一同成長!

💬 如果您有其他照護主題希望我們深入探討,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!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